购彩之家

返回购彩之家设为购彩之家加入收藏
公告: . 昆明市中医医院2021年度专项编制招聘拟聘人员公示 昆明市中医医院2021年专项编制招聘考核成绩及拟进入考察人选公示 昆明市中医医院2021年度专项编制招聘公告 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2021年拟遴选公务员人选公示 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2021年拟遴选公务员人选公示
公告
徐伟新: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发布时间:2015-12-03 08:00来源:

原标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思想就没有灵魂,没有理念就没有方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最突出的亮点,就是鲜明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十三五”目标的灵魂和主线,树立和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五大发展理念体现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知,是关于发展的一次深刻思想解放和观念变革

经过30多年的赶超式发展,中国成功走完了现代化“前半程”,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以新的内涵和新的形式突出地摆到我们面前。表面上看,是高增长环境和要素条件的明显改变,实质上是发展动力需要再造,发展战略需要调整,是发展的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逻辑开辟现实道路的强烈体现。五大发展理念应时而动,顺时而生,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与升华。

第一,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在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比如,我们以政府扶持为名干预市场行为,市场随政策起舞时有发生;比如,简政放权为市场主体搬开了石头,但是不锄草不浇水不施肥,秧苗难以长好;还比如,我们善于利用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的优越性,但另一方面,也会因“有形之手”过分干预“无形之手”,影响经济正常运行,而这种干预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往往是滞后的、深层次的。“十三五”时期,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决不是新一轮的“大干快上”,不能再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否则就会带来新的问题和矛盾。新常态需要激活新动力,放大自由创新空间,让市场机制自主选择、自我组织、自行发展的作用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才会源源不断。

第二,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消解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二元对立。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防止和克服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由于人的异化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不能把自然异化为人的对立面,也不能将自然属人化。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清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此,“十三五”期间,我们要紧紧抓住绿色转型机遇,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绿色水平,为经济转型升级添加强劲的“绿色动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

第三,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这就是要处理好人与发展的关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始终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指出:“人的主体性和人的价值观的体现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定性,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发展的根本目标,同时也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人的需要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进步的原动力并且决定着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十三五”时期,重点是补民生短板,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以包容性增长为发展注入永续动力。

五大发展理念指引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方向,是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的重要历史转折点

十几年前,人们曾这样谈论世界上的四类国家,大而强,大而弱,小而强,小而弱。人们也曾把中国列入第二类国家:大而弱。第一个率英国使团访华的马戛尔尼,1794年回国后曾写到: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马克思说,到1800年,输入中国的鸦片已经达到2000箱,半野蛮人坚持道德原则,文明人却以自私自利的原则与之对抗。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直到20世纪中叶,这条遍体鳞伤的大船,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得以在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修补、复原,统一、独立。从大国走向强国,从贫困落后走向富裕强盛,是近代以来几百年积贫积弱给予中国人最强烈的召唤。今天的中国,正处在由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历史转折点上。五大发展理念,将把中国带向大而强的新的历史平台上。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逻辑导向,中国未来发展将沿着两个维度坚定前行。

一是更加独立自主,走一条依靠自身内生动力推动发展之路。“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就像一个生了怪病的人,尽管世界各国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但要真正走向健康还需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在曲折中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尚未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减弱,中国利用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市场实现自身发展的外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凭借低廉人工成本的竞争优势已经一去不复返,以出口为导向的“代工模式”难以为继;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创造新的历史性机遇,但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的加速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形成挤压等等。由此,我们必须更多依靠内在动力实现发展,必须更多依靠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正在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正在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为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加快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更加注重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经济发展各个环节的整体动态和谐中,建设和发展中国式的文明生活样态。中国的事情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二是更加开放包容,走一条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之路。不顾时势,人为地隔绝于世界,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被动挨打的沉痛教训;开放包容,主动融入世界文明主潮流,是中国改革开放走向全球经济大国的重要经验。当今时代,中国与世界已经处于“深度互动”之中,中国发展与世界命运紧密相连。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和第二大投资体,全球的资源被请进来参与中国的配置,中国的资源也走出去参与全球性配置。走出去与请进来,已经成为中国开放经济的常态。同时,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按照现有的增长速度,今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34%,即贡献1/3以上的全球经济增量,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石。但是,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升级,如何实现从产品“走出去”深化到服务“走出去”,如何推动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如何从“产品出口国”迈向“资本出口国”,如何从世界经济规则的被动实施转向规则的制定者,把握世界制度性话语权,如何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期的有限窗口争取更多发展空间呢?五中全会指出,“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这既是中国扬帆远航的压舱石,也是中国经济蓝图的航向标。我们要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继续走好开放发展之路。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从低级到高级,从片面到全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铁的必然。只有平心静气地始终把各方面的成果纳入一条无止境、永远流淌的过程之河,中国的发展才能不断跃上新的高度。

独立自主与开放包容,是中国引领经济新常态,建设世界强国的两翼,我们必须牢牢坚持。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改革发展,关键是要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树立和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为发展航船定好向、掌好舵,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新胜利,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做到“三个作为”。

一是积极作为。提出发展理念,还只是第一步,如果没有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作为,再好的政策措施也只是一句空话。当前改革发展正处在机遇的“窗口期”,能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关键要看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可以说,有没有一大批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敢想敢做敢担当能担当的领导干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要着力解决干部不作为的问题,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激励干部勇挑重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保持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更好地带领群众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善于作为。新形势新任务对“关键少数”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考验。从实际情况看,一些领导干部面对经济新常态无所适从、不会为不善为,存在素养和能力不适应的问题。这就需要以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战略思维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特别是要提高运用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的能力,增强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能力,努力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以人的现代化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三是依法作为。当前防止干部乱作为,健全依法执政的体制机制,增强党员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规范权力运行,始终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各项工作,推动党治国理政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仍然是一个紧迫的问题。我们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要求,既以人格力量凝聚党心民心,又以纪律为戒尺守住底线。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作者兼任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