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彩之家

返回购彩之家设为购彩之家加入收藏
公告: . 昆明市中医医院2021年专项编制招聘考核成绩及拟进入考察人选公示 昆明市中医医院2021年度专项编制招聘公告 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2021年拟遴选公务员人选公示 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2021年拟遴选公务员人选公示 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关于调整2021年公开遴选公务员面试时间的通知
公告
《马老》
发布时间:2009-08-17 10:58来源:

                                                                                     《马老》
     (字幕)
      一个退休不退志的七旬老人
      他用执著和汗水在这里播种
      他把夕阳之美奉献给了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
      一所特殊的大学,成了寻甸老年人的精神家园

      这天,寻甸老年大学组织保健班的学员到云南金柯制药厂参观学习。
      在寻甸老年大学,像这样的活动每年有很多次。每逢这样的活动,人群里总会有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在忙活。人到齐了吗?车够座吗?谁没来,病了吗?……这一切,他都在操着心。
      他,就是马崇仓,寻甸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人们都亲切地称他“马老”。
      马老早年当过兵,转业后曾先后在县纪委、人大、政协等机关担任领导职务,奔波忙碌了一辈子,直到1997年,终于退休了。
      都说“最美不过夕阳红”,按照常理,退休后应该可以回家安度晚年、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了。没想到退休后的马老一直没有闲着。2001年,县委决定成立老年大学,受邀参与编写《回族文化与精神文明》一书刚刚结束的马老,再次接受了新的任务,出任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接过了创办寻甸老年大学这个艰巨的任务。更没想到的是,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8年,8年如一日,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为寻甸老年教育事业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回想当初,寻甸是在昆明郊县第一家创办老年大学的。对马老来说,虽然有着多年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可办学,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马老感到这副担子的份量一点儿也不比在职时的任何一个岗位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那时,一些老同志对老年大学并不太感兴趣,参加活动的人寥寥无几。
      (老年大学学员吴占喜同期声:有些老同志原来没参加老年大学的很不了解,总觉得这个老年大学到底要整些哪样名堂,连我原来也是想的老倌老奶在一起,在其他地方也可以玩。)
      (老年大学学员段家义同期声:原来对老年大学认识也不足,也觉得这个老年大学怕没有什么整场,参加以后来了几次觉得在老年大学还是好玩的,也并不是原来想象的那样没有什么意思。)
      (老年大学金秋艺术团团长李菲亚同期声:他(马崇仓)对老年人比较了解,老年人需要什么他就做什么。)
      老有所求,校有所应,经过调查了解,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老年大学第一届开办了音乐、推拿按摩和诗词书画三个专业,招收学员200余名。
      有了学员,还得有老师、有教室、有教学器材。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
      (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局长、老年大学副校长张海英同期声:在当时的情况下,老年大学是白手起家,一无教室二无经费。)
      (老年大学副校长张兴智同期声: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带着学员到处去找教室,没有资金到处去找一些单位协调。)
      (老干局副局长张永明同期声:在老年大学办学之初,因为没有老师所以他(马崇仓)就注意从社会老年群体中发现有文艺才能的老同志聘请为老师或艺术指导。)
       (老年大学学员段朝柱同期声:(马崇仓)能够发现人才、团结人才、推进人才,把人才吸引到(老年)大学里来。)
      在没有经济报酬,没有经济奖励的老年群体中,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靠什么?这是马老从办学之初就一直在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马老深深地体会到,老年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来自于学校的教育水平、服务水平和领导者自身的人格魅力。
      马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这里的人们。
      (老年大学学员段朝柱同期声:他是有水平、有好的品质、有好的道德思想,热爱老年大学,他能够放下架子,平等待人,认真的,真诚的对待老年学员。)
      (老年大学金秋艺术团团长李菲亚同期声:从来到这里(老年大学)他就做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无偿的为老年人服务,首先和你们说清楚,但是你要叫我给你多少钱,我倒是没有,我们就说,校长你管的这么多多的事,你都不要报酬,我们也不要。)
      (老年大学学员昌正流同期声:他很关心学员,在上课的时候,他能亲自给这些老年人端茶送水。)
      在马老的带领下,老年大学逐渐深入人心,受到了老同志的普遍欢迎,目前,老年大学已增加到11个专业12个班级,在校学员达到700多人。
      为全面贯彻落实“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教育方针,马老带领大家,不断创新办学思路优化专业设置,从办学的第二年起,就把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服务社会三项活动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三个课堂”协调发展之路。
      第一课堂是学校教育,就是把提高老年人科学文化修养作为主要任务,结合各届学员的整体状况,在满足学员自报专业学习的同时,抓好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形势教育。
马老主张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定期、不定期地举办政治时事专题辅导讲座,请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就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八荣八耻”,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台海形势等内容进行专题学习辅导。
      第二课堂是课外活动,就是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寓教于乐。学校成立了老年大学金秋艺术团,组织开展各类演出活动,每逢重大节日和庆典,就组织学员开展文艺联欢、游园竞猜、卡拉OK演唱、拳剑比赛、垂钓比赛、爬山等活动,展示文化艺术教育成果。
      为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激发老年人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激情,马老主持创办了《寻甸老年大学校刊》。许多老同志将参加老年大学学习的感受、体会,用诗歌、书法、绘画等方式表达出来,展示了当代老年人热爱生活、崇尚文明的精神风貌。
      马老还组织学员到玉溪、昆明和周边旅游景区参观游览、学习交流。先后与嵩明、禄劝、东川等周边县区老年大学开展校际联欢,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团结。 
      第三课堂是走出校门,面向社会、服务群众。马老十分注意调动学校老文人、老艺人和中青年教师的积极性,精心创作编排了一大批文艺节目,通过金秋艺术团这个载体,先后到附近乡镇、县福利院和中心敬老院,为2万余名中学生、农村老党员和孤寡老人、孤残儿童演出。
      (老年大学金秋艺术团团长李菲亚同期声:丰富校园生活,服务社会,我们也做了一些,校长带着我们下乡演出,现在已经转了半个县。)
      (老干局副局长张永明同期声:在县老年大学的辐射、吸引下,附近许多乡镇的老年人纷纷参加老年大学学习,许多乡镇和社区也在积极的筹建老年学校。目前,全县已成立了五所乡镇老年学校,两所正在酝酿之中。)
      为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体现民族文化特色,老年大学于2008年9月开办了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苗族文化班,招收苗族学员32人,深受广大中老年苗族同胞的欢迎。
      (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局长、老年大学副校长张海英同期声:结合我们寻甸的实际,开办了苗族文化班,不止是做了老年教育的工作,为传承我县的民族文化传统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马老还引导广大学员,特别是具有一定文学艺术功底的老同志,挖掘整理散落民间的各类文艺素材,为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发挥余热;组织相关人员创作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作品,积极参加市县文艺调演。
       为给中老年垂钓爱好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学习实践的环境和条件,马老想方设法调动广大学员积极参与办学,利用各种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老年教育,通过“三个一点”(即:学校出一点、学员交一点、渔业养殖场支持一点),在县城附近建立了2个相对固定的教学实践基地。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于2008年9月成立了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形成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的长效机制。
      马老还是老年人的知心朋友,经常深入课堂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针对出现的情况,及时疏导,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
      (老年大学学员吴占喜同期声:他的思维比较敏捷,很有人情味,大家和他在一起呢,总觉得是个朋友,是个长者,很有长者的风范。)
      平日里,凡是教员、学员有什么想法,他都及时予以疏导,有时亲自上门做工作。
      (老年大学办公室主任马美岗同期声:有一次我们一位学员和一位教员为了排练节目,就闹了一点小别扭。我们这个教员当时就和周围的学员讲,我以后就不来上课了,当天下午,马老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他就带领我们另外一位副校长和我,我们三人到这位教员家里去做思想工作,通过马老做工作以后,这位教员他也接受了,继续来我们老年大学上课,而且他和这位学员的关系和好如初。)
      (老年大学金秋艺术团团长李菲亚同期声:我们呢校长虽然不懂艺术,但是他有领导艺术,所以才把我们和谐方面搞得比较好,从整个老年大学来讲,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当融洽。)
      马老在老年大学,既是校长,又是老师还是学员,每天学校上课,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到学校,忙里忙外,安排每天学校的工作;他一直坚持参加跟班上课,遇到保健班教员有事不能来,马老就利用自己所学的保健知识替代教员。为给学员上好保健课,有时备课到半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待遇报酬。
      (老年大学副校长张兴智同期声:马老就是无私奉献,讲报酬谈不上报酬。)
      (马崇仓长子马怀忠同期声:如果我老父亲出门去,就是我母亲一个人在家,我们虽然离得近,现在都是各忙各的,也很照顾不着。)
      马老常说:“老年大学没有领导,只有服务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办学。虽然身患心脏病、风湿病、痛风病,右脚骨折到现在还用一颗锣丝钉固定,他都坚强的挺着。
      (老年大学金秋艺术团团长李菲亚同期声:(马崇仓)脚摔断了,睡在家里,我们有那样事都是去家里找他讲,后来没有多久,还是瘸着就来(学校)了,作报告等工作。)
      八年来,寻甸老年大学深受广大老年人的喜爱,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肯定和表彰,2007年被县委老干局授予“老有所为”先进集体称号;学校金秋艺术团被昆明市委组织部、老干局、人事局评为2002年——      2006年“老有所为”先进集体;2005年被昆明市文化局评为社会文化工作先进单位; 2005年至2008年,连续四年被云南省老年大学协会授予“老年教育先进单位”称号。这里成了老年人快乐的摇篮,学习的乐园,健康的驿站。
      (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局长、老年大学副校长张海英同期声:我们马校长确实是鞠躬尽瘁地为我们县的老年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我们老年教育事业在云南省三次获得了表彰,这与他的积极努力,发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余热,发挥一个老年人老干部的余热是紧密相关的。)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虽然年过七旬,但只要提到工作,马老总是精神焕发,不怕苦、不言老。
       “夕阳彩霞映山丘,退休千万莫贪休;乐做人间幸福事,喜献余热孺子牛”。这是马老亲笔写下的诗,这就是他的情怀,就是他多年来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