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彩之家

返回购彩之家设为购彩之家加入收藏
公告: . 昆明市中医医院2021年度专项编制招聘拟聘人员公示 昆明市中医医院2021年专项编制招聘考核成绩及拟进入考察人选公示 昆明市中医医院2021年度专项编制招聘公告 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2021年拟遴选公务员人选公示 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2021年拟遴选公务员人选公示
公告
阿着底奋力迈向新农村
发布时间:2009-05-19 09:33来源:
 
                                                                                      阿着底奋力迈向新农村
                                                                          ——石林县阿着底村新农村建设纪实
   


      “玛诗寨子哟,生我的地方,美丽的玛诗,富饶的玛诗,养我的地方……”
      在彝族撒尼叙事诗中,长满金竹的寨子,富饶美丽,就是阿诗玛生长的地方。那里,高高的青松树长满了山岗,翠竹掩映着彝家山寨,历经多少年而永不变调的“叮咚”牛铃声,弹奏着撒尼村寨永不停息的变化和变迁。这里,就是石林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彝族撒尼村寨新农村建设的缩影——阿着底村。
      栽苹果,办“彝家乐”,打开“封闭”的寨门
      九十年代初,这个曾经叫做 “干塘子”的彝族撒尼人村子,村民们守着宽广的山林和土地。却只能填饱肚子,好不容易上一趟街,买点油盐酱醋,就连水果糖也舍不得买一颗。每到夏秋雨季,村中到处泥泞。走进村子,经常会看到整天在地里辛勤劳作回家的村民,身披蓑衣,小心翼翼地用脚探寻着被几多牲畜和多少代先民踩踏得滑亮的、但也为数不多的垫路石,匆匆地回家,在烟熏得黝黑的低矮屋子里,往灶膛里塞进一根根柴禾,随着袅袅炊烟慢慢燃烧着自家的日子。
      石林县农牧局通过高稳产农田建设,首先投入资金,把村子西边荒弃的洼地进行规划并支砌了排水沟渠,同时用大型农用机械深耕细作,科学合理地改良土壤,栽上第一株优质苹果,为今天阿着底村发展到600多亩优质秦冠苹果做出了示范。
      2002年9月,石林县长湖镇党委政府为挖掘传统的民族饮食文化,在昆明市、石林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村内具有一定基础的12家农户首先创办了具有石林彝族撒尼特色的“彝家乐”,让住惯了钢筋混凝土楼房的城里人,走进彝家,体验彝家生活,品彝家菜,赏彝家歌舞。
      阿着底的“彝家乐”,在石林县首开“农家乐”休闲旅游先河。得到了省、市、县有关领导的肯定,也受到了外地游客的好评和外国友人的称赞。
       (采访外地游客)
      你是从哪里来的?
      我是从上海来的。
      第一次来彝家乐做客吗?具体感觉是怎么样的?
      彝家给我们感觉,周围的环境相当好,天气也是相当宜人。一方面,彝族的民风淳朴,人呢很纯洁、热情,歌声很嘹亮,只有云南的高原才能孕育这样的歌声。
      现在,阿着底的“彝家乐”,每年接待游客1.3万人次,全村旅游度假休闲服务游经济纯收入已经达到16.8万元。
       (采访)开办“彝家乐”的党员 普玉花
       彝家乐从开业到现在,彝家乐这个事,  一是党的政策好,二是各级领导的关心。从去年7月25日到今天为止共接待1658人次,经济效益还是可以的。
      一个封闭的彝家小寨,从栽苹果开路,到创办石林“彝家乐”,正式打开了封闭的寨门。1998年被列为云南省生态村;1999年到2003年,阿着底村先后被授予石林县、昆明市、云南省文明村称号;2003年被评为昆明市“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先进村;2004年被列为昆明市民族团结示范村;同年,村里的10户“彝家乐”经营户被评定为昆明市“诚信经营示范单位”;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分别被云南省、昆明市授予“巾帼科技示范村”。
      “一池三改”,村道新建,改善村容村貌
      从2003年到2005年,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阿着底就完成了890米进村公路的沥青公路修建,完成村里4785米的村庄道路硬化。到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已经达到198万元,比上年增长11%;人均纯收入达到2077元,比上年增长6%。
      今年,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中,石林县确定了9个市级和县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阿着底村被列为4个市级试点村之一。阿着底村的党员干部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全村干部群众的努力,阿着底村改造老果园500亩,为打造阿着底优质苹果品牌,发展观光型、休闲型、开放型农业,提高了苹果园综合效益打下基础。村小组还组织全村推广种植了1000亩甜柿,并积极引进新、特、优果蔬品种,通过示范种植,逐步使村民增加收。
      在栽下致富的果树,开办“彝家乐”取得初步成效的之后,村党小组和村小组干部又谋划着在原来的基础上,整修村内道路,建沼气池,改灶、改厩、改厕,从根本上改变彝家山寨的面貌。
      现在,阿着底村小组的87户人家,原来已经推广建设沼气池、节能灶、改厩、改厕59户,安装太阳能53户。剩余地23户农户的“一池三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采访村民   近年来,我们村的面貌变化很大。村里的道路,条条都变成了水泥路。我们村实行“一池三改”之后,80%以上的人家都建了沼气池,都用上了沼气,现在大部分人家都不需要到山上砍柴了。我们村的森林也得到了保护,我们的环境卫生也比往年好搞得多了。
      为真正改善村民的生存环境,村小组组织力量抽干村口的水塘,支砌塘埂,还对村里人畜饮水的部分已经老化和设计不完善的水管进行改造。
      科学种植,发展林果,促进农民增收
      在完成500亩苹果园技术改造,推广种植1000亩甜柿的同时。阿着底村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只有积极引导村民学科学、用科学,用农业科学技术武装村民的头脑,实行科学种田,才能确保全村生产逐步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采访村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我们村推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种一叶瓜就是一个项目。比如我家第一茬种了300棵,卖得400多元;第二茬种了3亩,卖得6000元。
      村里除每年都请来县、镇的农业科技人员,举办农业生产科技培训班四期外,还积极创造条件,配合县、镇举办刺绣工艺、果树栽培管理等培训班,每年参加培训的村民都达到98%以上。科技培训使村民逐步转变了对科技的认识,科技致富理念逐渐深入民心。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共创美好家园
      在发展生产,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同时,曾经在村里带领群众栽果树,领头创办“彝家乐”的毕绍生,普玉花等党员干部,筹划着在村里办企业,促进全村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多方考察论证,普玉花于2002年7月动员自己的三个妹妹,在村里投资创办了普氏民间刺绣厂。聘请刺绣品开发的专家到厂里进行技术指导,把刺绣艺术与民族文化充分融合,打造了适销对路并具有彝族特色的刺绣产品。现任普氏刺绣厂的厂长普菲,由于创办刺绣厂成为致富能手,2003年被选为村民小组长。去年,在长湖镇党委政府和石林县科协的支持下,成立了石林阿着底民族剌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培训刺绣加工人员,并发展成为协会会员,协会负责组织刺绣产品的销售。到目前为止,协会会员已发展到2700多人,会员大多是县内的农村妇女。这些会员的刺绣品,已销往上海、广州、珠海等国内城市,并走出国门远销到日本、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深受国内外客商的好评。刺绣厂年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每个会员年纯收入2000多元。
      今年,普氏民间刺绣厂还与县科协、县妇联联合,在村里举办了为期5天的全县残疾妇女刺绣培训班,同时还动员会员积极参加了昆明市“素质教育”工程领导小组统筹的石林县民族民间刺绣技术培训班。
      一事一议,民主管理,杜绝彝寨“家长制”
      在阿着底村经济持速发展的同时,村党小组和村小组领导一班人充分认识到:大胆闯、大胆干,符合农村发展要求。但要得民心、得到群众的支持拥护。不存私心,坦诚办事,才更切合农村实际。于是,村里加强和完善了《阿着底村小组村规民约》,研究制定了《阿着底村奔小康规范制度》,同时建立和完善了村小组民主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15项制度,进一步密切了干部与村民的关系,避免了“一言堂”和“家长制”。村小组还专门成立了治安巡防领导小组,坚持党员干部值班巡逻制度,保证了村小组近年来无刑事治安案件,社会治安良好。
    (采访村民    整个村的治安环境怎么样?   治安环境比较好。晚上不用锁门,正门不锁,关起来。鸡(放着)也没有人来偷。
    (采访    宜政村委会副主任、阿着底村党小组党员毕绍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群众自己的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们阿着底村人民群众积极性很高。今年以来,村内道路硬化变成了水泥路面;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苹果连片500亩;甜柿连片400亩;一叶瓜连片200亩。这些项目,对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效果明显。村内开办13户农家乐和一个畅销全国各地和部分国家的民族刺绣厂。大部分农户用上了沼气池和太阳能,加上今年新建的几户,就可达到100%的用上沼气池和太阳能。我们正在进行的有三个项目:(建盖)两个卫生公厕,清理和维修池塘,改善了村容村貌;还进行钻探地下水资源。我相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村一定会建设成一个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阿着底,一个古老彝家撒尼村寨。正是有了村党小组、村民小组这一班敢想、敢干、敢闯的人,他们敢于将祖辈使用了不知多少年的“干塘子”村名恢复成彝语地名“阿着底”,敢于用科学的知识来清洗村民古老的观念,敢于用开放的眼光去笑迎八方来客,在探索中不断开创适合于自身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用他们自己执著的民族精神,奋力地改变着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为自治县五十华诞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