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彩之家

返回购彩之家设为购彩之家加入收藏
公告: . 昆明市中医医院2021年专项编制招聘考核成绩及拟进入考察人选公示 昆明市中医医院2021年度专项编制招聘公告 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2021年拟遴选公务员人选公示 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2021年拟遴选公务员人选公示 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关于调整2021年公开遴选公务员面试时间的通知
公告
好大一个家
发布时间:2009-05-19 09:33来源:
 
                                                                                             好大一个家
 
      字幕:人总是有缺陷的,对有些人来说,缺陷就是残疾,如果克服了缺陷,“残疾”也就不存在了。无论是精神的残疾或是肢体的残疾,爱心是化解冰霜的一剂良药。在盘龙区就有这么一个化解冰霜的机构----盘龙区残疾人联合会。本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这样一群特殊的人……
      2006年1月5日,对盘龙区残联社区康复员梁龙虎来说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他要到离家7、8公里的大摆村,为失明二十多年的盲人胡玉珍做康复。简单地做好了午饭,告别了还在坐月子的妻子和刚出生20多天的小女儿,梁龙虎迎着冬日的寒风,踏上了去大摆村的山路。
      采访盘龙区残联康复员梁龙虎:松华乡地处山区,没有车坐,基本上就是靠走。远的康复对象,如果康复到效果全的情况下,可能来回要走200多公里。像我们干这份工作,献份爱心,也不觉得辛苦。
      梁龙虎刚走到村口,就看见胡玉珍已经早早等候在门口。对于梁龙虎的到来,胡玉珍高兴得象个孩子。
      (梁龙虎指导胡玉珍用盲仗)手臂伸直,摆在人体中线上,手指也要伸直,然后点左除右,杖尖不要高过5公分,尽量打底一些,顺着地面走,在滑的地方还可以用滑动法,像在这个地板上,就可以滑着走。
       梁龙虎耐心地指导胡玉珍定向行走,盲杖使用等方法,让她掌握了日常生活技能。经过康复,胡玉珍的性格比以前开朗多了,说起自己的事,她滔滔不绝……
       采访残疾人胡玉珍:以前没有学过两点法,脑门都撞个洞洞,撞在大树上,过这个生活啊。学了两点法,我走路的时候也不会掼跤了,也不会摔进坑坑了,撸松毛也很顺利。我要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残疾人联合会对我的关心支持。
       告别了胡玉珍家,梁龙虎又踏上了去其他康复对象家的路。
       胡玉珍在孙子的牵引下,沿着山路送了一程又一程。
       走出村子,早已过了吃午饭的时间,梁龙虎拿出自带的午饭,坐在村口的土埂上,吃了起来。
       采访盘龙区残联康复员梁龙虎:我们有工作纪律,不准在康复对象家吃饭,平时路远的都是自己做点带着,都习惯了,天热么热吃,天冷么冷吃。
       匆匆吃完饭,梁龙虎又忙着赶路了,他还惦记着下一个康复对象。
       在盘龙区残疾人联合会,像梁龙虎一样的专职康复员就有18名,社区兼职康复服务者队伍达到了300余名,区残联对专职康复员和社区康复服务者建立起了一整套的科学管理、培训和评价体系,使这支队伍发挥出最大作用。
      家住大摆村的残疾人何道琼,同样是盘龙区残联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受益者。二十多年前,何道琼因拉板车时不慎被车压伤,造成下半身截瘫,从此就一直卧病在床,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她,几近濒于绝望。
      采访残疾人何道琼:瘫了二十多年,门都没有出过,整天就是面对那几堵墙,眼睛就像近视了一样,悲观失望,眼前迷茫茫的,这个日子哪天熬得出头,想死的念头都有,想死又舍不得这个娃娃,活又活不起来。
      针对何道琼的情况,盘龙区残联把她纳入到康复工作的范围,为她建立了康复档案,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并派出了专职康复员多次上门为她进行“一对一”的康复帮助。去年,区残联还把一辆崭新的轮椅赠送给她,使她能够接触到外面的世界。
      采访残疾人何道琼:康复员来帮助康复了以后,又配备这个轮椅来给我,一天推出去,(四处)看看,也新鲜了,各方面都好了,身体、精神都比以前好。
      逢年过节,残联领导和康复员还经常来看望何道琼,解决她的生活困难,帮助她树立起生活的信心。何道琼怎么也没想到,二十多岁就瘫痪在床,成年守着四堵墙壁的她,活到四十五还会迎来新的生活。
      采访残疾人何道琼:以前总会想着,“人嫌鬼不要”的,活又活不来,死又死不掉,现在政府、残联有人来关心,经常来看看、来问问,二十多年了,从来没有人像这样关心过。
      “十五”期间盘龙区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作为服务于全区25000多名残疾人的部门,盘龙区残疾人联合会在统筹做好残疾人的救助、帮扶等工作的同时,把残疾人康复工作作为残联工作的重点,他们借助与国际组织合作,建立起了覆盖全区城乡的康复网络,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一对一”康复训练。正是由于这套完备的康复网络,使全区残疾人得到最好的康复服务,使他们在身体、精神、社会活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回归社会。
      采访中残联副理事长程凯:(盘龙区)残联在党委政府的直接重视和支持下,切切实实地为残疾人解决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医疗保障的需求,康复的需求,就业的需求,精神文化的需求,这非常好。
      一家环保制砖厂就要开业了,老板徐勇在厂区仔细地检查着,为开业做好准备。谁能想到在2005年3月以前,他还是一个因突发脑溢血,导致右半身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对未来失去信心的残疾青年。
      采访徐勇姐姐:对全家的打击是,可以说我爹我妈全部垮了,全家人的精神真的是崩溃了。
      采访徐勇妈妈:以前他心情很不好,经常发脾气。
      采访残疾人徐勇:精神上,各方面都有点悲观。
      因为盘龙区残联的一份康复计划书,徐勇认为无望的人生被奇迹般的改写了。
      采访盘龙区残联康复员阮洁:2005年3月份,摸底调查之后,在社区、村委会,得知了信息之后,我们就马上主动上门,到徐勇家进行入户(康复帮助)。
      采访残疾人徐勇:因为我到过很多医院,上海那些大医院我都去了,没有多大改善,我觉得他们帮助不帮助,对我来说都不重要了。
      面对徐勇以及家人的怀疑和不信任态度,康复员阮洁多次上门做工作,消除他们的顾虑,接受政府的免费康复计划。
      采访盘龙区残联康复员阮洁:在心灵上疏通和沟通,就跟他交朋友,慢慢地,他的抵制触心理消除了,他相信我是真正来帮助他的。
      在康复员的耐心指导下,徐勇又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他开始按照康复计划认真地坚持锻炼。 生活又回到了徐勇身边,无望的日子又充满了温暖和希望。身体康复后的徐勇,又恢复了当年的雄心壮志,他决定自己投资开办工厂,以此来回报家庭,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回报社会。
      采访残疾人徐勇:过一年,(工厂)发展起来,我还是想帮助象我一样身体有残疾的人,只要他们愿意来(工作),我都欢迎他们。
      字幕:截止目前,盘龙区专兼职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者队伍已达300余人,为辖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一对一”康复服务,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康复服务覆盖率达100%,使全区200余名盲人和低视力残疾人,近100名肢体残疾人和200余名精神病人得到康复。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他们的就业要比普通人困难得多,要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更是一份特殊而艰辛的事业。为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区残联把残疾人择业指导培训和残疾人就业安置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对残疾人进行就业专题辅导,并将失业残疾人纳入登记,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残疾人的基本信息,为他们安排适合的工作。全体残疾工作者树立起这样一种观念,为每一个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争取就业岗位,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自己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
      采访盘龙区残疾人联合会会长、区残联党支部书记杜军:把残疾人的服务意识作为我们残联的宗旨,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是我们残联的宗旨,也是我们党组织每个党员需要做到的一项工作。
      今天,盘龙区残疾人就业服务站站长、共产党员彭国群,要到近郊的一家化工厂,回访一群已经安置就业的残疾人。这家有着27名员工的化工厂,安置了12名残疾人就业。
       前年,彭国群在联系工作时来到这个厂,当她了解到工厂性质比较适合残疾人就业时,立刻想到了自己身边的无业残疾人。
       采访盘龙区残疾人就业服务站站长彭国群:我觉得企业的劳动量不大,产值也比较高,根据他们的特点,我就跟企业做工作,问他们能不能做成福利企业,接纳残疾人就业,解决残疾人就业难的实际问题。
       经过彭国群多次奔走,向厂方解释有关政策,帮助他们办理有关手续,在她的努力下,工厂积极接纳了这些残疾人。
       采访沛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建伟:关爱残疾人是一种社会责任,不单是哪个部门的事情。结合我们企业,那些岗位可以提供,那些人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我们有选择地安排了十多个残疾人进来就业。
      如今,这些残疾人已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上,他们中有做仓库管理员的,有负责办公室工作的,有负责综合调配的,有负责安全工作的,每个人都干得很认真。
      采访化工厂办公室主任孙渤程:大家在这里工作都比较积极,工作干得也非常好,我们的老总对我们工作也比较满意,这里生活条件、工作条件也比较优越,大家对新的生活都充满了信心。
      有了工作,这些残疾朋友的精神面貌变化很大,在工作岗位上,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人身价值,笑容又爬上了他们的脸庞,生活在他们面前娇艳绽放。
      为了让残疾人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彭国群带领就业站全体同志,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跑,宣传国家的有关政策,了解用人市场人员需求,开展基层残疾人职业培训,为他们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为了安置一个岗位,她往往要跑上十几趟,甚至几十趟。
      采访盘龙区残联就业站站长彭国群: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为政府分忧解难是自己的职责,第二作为向人类目标靠近的时候,你必须让残疾人有个奔头,让他们能够过上小康的生活,解决了温饱,哪么我们的社会也才能够和谐的发展,也才能实现我们党的最终目标。
      对于残疾人来说,身体的残疾使他们承受着超乎寻常的压力,成功就业能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只有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他们才能象正常人一样扬起生活的风帆。
      采访昆明市商业银行办公室职工杨盈:盘龙区残联构建了一个让每一个残疾朋友融入社会的平台,这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平台,我们也没有办法融入社会。
      字幕:近年来,在盘龙区残联党员、干部的努力下,共安置600余名残疾人就业,全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已达85%。
      俗话说十聋九哑,要想让聋儿开口讲话,就如同铁树开花,盘龙区聋儿语训中心就是一所让铁树开花,聋儿开口讲话的特殊学校。
      2002年,盘龙区残联投入100多万元,成立了西南地区第一家县区级的聋儿语训中心。中心遵照残疾儿童的康复规律,精心设计工作模式,科学设置课程,使康复工作向残疾儿童延伸。
      采访盘龙区聋儿语训中心教师葛静:盘龙区聋儿语训中心,面向的是全省来自各地州的孩子进行康复,而且有一部份还是外省的,这些家长把孩子送到这,通过我们康复,使这些孩子能够实现基本的交流,与人沟通,而且好的孩子还可以进入正常幼儿园、学校,回归主流社会。
      对聋儿进行语言训练是一个艰苦单调的过程,为了这些特殊的孩子,盘龙区残联聋儿语训中心的老师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老师的辛苦,换来聋儿开口叫妈妈,那是母亲心中最美妙的声音。
      采访学生家长杨丽梅:那次葛老师给他在电话里跟我说,他就说了几句,妈妈吃饭了没有?妈妈我好想你,也想爸爸,当时我也哭了。
      当甜美的童音,从聋儿沉睡多时声带中发出,曾经因失望而痛苦的亲属们,仿佛又看到了孩子充满希望的未来。
      采访学生家长杨丽梅:孩子来了两个月差一点,会说很多话,我也很激动,对孩子的未来,我也充满了很大的信心。
      字幕:盘龙区聋儿语训学校自2002年开办至今,已语训聋儿112名,先后有31名聋儿进入普通幼儿园,17名聋儿进入普通小学随班就读,入学率达80%。
      几年来,盘龙区残疾人联合会抓住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实施“云岭先锋”工程这个契机,以党建工作带动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全区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全体党员干部和残疾工作者,尽心尽力,全心全意为残疾人做好服务,获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残疾人的共同赞誉。
      采访残疾人白丹:盘龙区残联给我带来了生活的阳光,带来了爱的阳光。
      采访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昆明理工大学博士刘辉:残联就相当于我们残疾人的一个家,从生活、工作各个方面都得到残联的关心支持。
      盘龙区的残疾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区残联这样一个接纳他们,服务他们,给他们关怀和希望的地方。是爱心,将340平方公里盘龙大地变成温暖的人间,使区残联成为盘龙区2万5千名残疾人共同的家。
      音乐起:我们都有一个家
      名字叫中国
      兄弟姐妹都很多
      景色也不错
      家里盘着两条龙
      是长江和黄河
      还有青藏高原是那最高的山坡
      我们的大中国
      好大一个家
      永远,哪个永远,我要伴随她……
      出字幕:
      盘龙区残疾人联合会成立18年来,先后荣获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
     “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
      肢残人刘辉、张晋明荣获“全国自强模范光荣称号”
      荣获“云南省残疾人之家”荣誉称号
     “昆明市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先进区”
      盘龙区300余名残疾工作者,正在为实现2010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