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彩之家

返回购彩之家设为购彩之家加入收藏
公告: . 昆明市中医医院2021年度专项编制招聘拟聘人员公示 昆明市中医医院2021年专项编制招聘考核成绩及拟进入考察人选公示 昆明市中医医院2021年度专项编制招聘公告 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2021年拟遴选公务员人选公示 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2021年拟遴选公务员人选公示
公告
服务三农的“急先锋”
发布时间:2005-08-26 08:44来源:

 

服务三农的“急先锋”

  ——记晋宁县中和乡农科站

 

地处晋宁县城周围的中和乡,近几年来蔬菜、花卉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花乡”、“菜乡”。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世代以种粮食作物为主的农民成为了半农半商的新型农民,他们在“花海里掏金”,在“菜乡中致富”。收获喜悦时,农民群众时常想起的、最感激的,便是被称为服务三农 “急先锋”,有“五朵金花”美誉的乡农科站的女兵们。

搭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花农寻找商机

中和乡的各个村组散居于县城周围,辖17个村委会,6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80.29平方公里,人口3.1万人,耕地面积1344.2公顷,属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 的农业大乡,占尽天时、地利、人和。80年代未90年代初,晋宁农村零星出现了新的种田模式,即:由传统的种植粮食作物转而发展经济价值较高,具有一定风险的蔬菜、花卉种植,并且那些首先敢于“吃螃蟹”的农民从中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闻风而动,不甘受穷、不甘落后的中和乡农民纷纷效仿,将世代种植粮食的农田改种经济作物。很快,中和乡种植结构调整风起云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花农、菜农。中和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及时调整了发展思路,确立了“东花西菜,中间以地生财”的发展战略。

作为走在服务三农前沿阵地的中和乡农科站,面临着工作职能、服务内容以及工作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急需要知识的更新,才能适应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需要。一段时间以来,农科站的干部职工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发挥农科站的职能优势,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她们积极抓紧学习蔬菜、花卉种植技术,练好农业技术指导的“内功”。站里买来大量的花卉蔬菜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冷藏保鲜技术等技术书籍,制定学习计划,狠抓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学懂、学深、学精,更好地做好服务引导工作,她们不耻下问,虚心向有经验的花农、菜农、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学习。多次到呈贡、元谋、通海等地及芊卉公司、杨月季、锦苑、晨农等公司学习请教,到省农科院、省花产联参加业务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和各自的努力钻研和实践,农科站的每一位技术人员从外行变成了发展蔬菜花卉生产的行家里手,她们理论上能动口,实践中会动手。

同时,农科站的技术人员还深入田间地头,菜农、花农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经营情况和最急、最盼,几十天的调查走访,这群爱美的农科员脸被晒黑了,完全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通过调查她们得知,农民群众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一缺技术,二缺资金,三缺信息。由于缺乏信息,或对市场行情知之甚少,农民群众种出的花菜卖不上好价钱,有时花价如草价。无情的市场规则,击碎了许多花农、菜农的梦想,曾有群众这样说:“非洲菊真是‘非常急’,玫瑰是‘霉一阵,贵一阵’”。花农的话道出了他们心里的无奈和企盼。群众着急,农科站的同志更急,为尽快帮助群众解决销售渠道中信息不畅的问题,2002年12月,农科站的同志连续三昼夜蹲守在呈贡斗南花卉交易市场了解市场行情,回来后及时将获得的信息告知花农,尽可能减少花农的损失。随后通过牵线搭桥,引进了广东千里马花卉、天津环美、绿锦花卉、海芋公司、煜辉公司等企业到中和乡投资发展花卉。这些公司转战中和乡,为农户带来了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理念。2002年底,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正在筹建之中,农科站的同志多次与拍卖中心进行接洽沟通,共同组织了3次对农户进行营销知识、营销观念的培训,使农户对花卉拍卖这一新的营销方式有了初步了解,拍卖中心正式试拍卖时,农科站就组织站所人员,把农户的花收集起来,进行分级包装后,以“中和花卉”品牌运到拍卖中心进行拍卖。在农科站的带动下,现已有诗颖园艺等多家公司和农户把自己的花卉组织到拍卖中心进行拍卖,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升了“中和花卉”的品牌。

建立自己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2004年4月,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农科站按照农业部“五个一”的标准(既有一间房子,有一套设备,有一条上网电话线,有一名专职信息员,有一套完备的管理和服务制度),率先建起了晋宁县第一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信息服务站长由农科站站长兼任,选派了2名业务强、作风实的科技人员为信息员,同时聘请了17个村委会的农科员为村级信息员,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发布。信息服务站充分利用信息发布栏,适时将在网上收集到的,对当前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和技术资料及时下载,并进行张贴公布;各村信息员根据乡农业信息服务站的安排,及时利用广播、科技园地把信息传递给农户。

农业信息服务站建成以来,成了农民群众最爱去的地方,在那里他们获得了大量的致富信息和科技知识。群众们说:“小小信息服务站就象给我们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不用出乡就能了解外面的市场行情,真是我们致富路的“加油站”。信息服务站建成后,共发布各类农业信息450条,发布各类供求信息37条,接待来访群众120人,收到反馈信息20条。信息服务站除向农户提供信息的同时,还利用“一站通”网站,免费为花农、菜农发布鲜切花、白萝卜、鱼腥草等供求信息,吸引来了不少经销商,使中和乡下设的非洲菊种植分会、玫瑰研究会的600多万枝鲜切花成功地销售到了北京、上海、杭州、俄罗斯、韩国等地,解决了农户卖花难的问题。

组建协会,助花农强强联合

在中和乡的花卉产业发展中,农科站始终走在最前面,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先行官”。2002年,站里争取上级资金10万余元,自筹10万元,建起了一个20亩的花卉种植示范培训基地,为农户提供示范栽培和技术培训服务。在农科站的服务引导下,中和乡鲜切花种植发展迅猛,目前已发展鲜切花种植8800亩,其中玫瑰面积7000亩,非州菊、百合、彩色马蹄莲等1500亩,年产鲜切花5亿枝。

农科员们认为,“中和花卉”虽已成规模,但并没有上档次,由于农户种植规模小而散,发展花卉种植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产品杂乱,上档次、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种并不多。加之大部分农户在销售过程中各自为阵,常常互相压价,难以树立良好的市场信誉,农户赚到的只是“小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增收致富。针对这一状况,在农科站的牵头下,2003年3月,成立了中和乡花卉协会,下设13个分会,其中包括5个实体型分会和8个服务型分会,会员从组建初期的30名发展到现在的250名。协会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种服务,同时,在政府及职能部门、农村两委、广大花农、当地花卉企业、外地花商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进行有效的对接,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在生产中发挥作用,从而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在做好服务型协会指导工作的同时,中和乡农科站还积极引导花卉协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促成花卉企业和花农自愿组成民办、民管、民受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合作组织。两年多来,一部分懂技术、善经营、会流通的干部群众建立了各种协会和实体,如“明月花卉协会、非洲菊种植协会、玫瑰研究会、凤踪花卉联合体、绿景花卉销售联合会等专业合作社和实体型协会。这些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在联接市场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化解了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合作组织的负责人既实现了自身盈利,又确保了会员的利益,解决了花农种难卖难的问题,实现了双赢。2004年,“玫瑰研究分会”试验示范玫瑰品种20个,“非洲种植分会”试验示范非洲菊新品种5个,25个新品种进入市场后,平均每扎的价格比常规品种高1-1.5元,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抓好培训,让花农素质强起来

如何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掌握现代科学的种田技术,一直是农科站这群女兵努力在做的工作,为让花农素质强起来,她们积极邀请省农科院、市农校、省花产联的老师和几家知名花卉公司的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一是通过举办培训班,传授种植技术及营销知识;二是请资深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使农户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到实践中。三是定期不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组织种植、营销能手进行经验交流。2000年以来,共举办蔬菜、花卉各类培训班56期,培训人员4600人。通过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全乡花农的科技素质和种植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花卉、蔬菜品质不断提高,尤其是花卉,在斗南花卉批发市场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一批经济能人、种植能人也脱颖而出,如兴旺村的袁琼芝、墩子村的施文,凤踪村的张红武等人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袁琼芝除销售自己20多亩非洲菊外,还把附近花农的花收购起来,进行严格分级,发送各大花卉公司,有效解决了农户的销路问题。施文注册成立了明月花卉公司,把花农的玫瑰收购后进行分级包装,销往北京、广州、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平均每天销量达10000余枝。张红武以本村20余户农户联合,以凤踪天马牌花卉进入斗南国际花卉拍卖中心。自去年12月以来,已拍卖花卉50万枝,为农户增加收入5万余元。

“中和乡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和乡的干部群众都有同感:是乡农科站这群女兵不辞辛劳的工作,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今天中和乡如此灿烂鲜艳的花儿,也才有笑得比花儿还灿烂的农民群众的笑脸。

  

    晋宁县委“先教办”